咖喱牛肚
咖喱牛肚是藏族特色菜之一,主要食材有土豆和牛肚,加上独特的咖喱味,让这道菜有着独特的魅力。咖喱牛肚的做法简单,是先将牛肚进行粗加工,用上汤、姜汁、酒、咖喱,把牛肚煮熟;烧锅下油,把薯仔炸至熟透呈金黄色,带起下蒜茸,红椒爆香,加入牛肚及原汁略闷。此菜特点是牛肚软滑,爽而不烂,具有咖喱独特风味。咖喱牛肚在“中国菜”评比中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西藏十大经典名菜”,369问答网美食小编推荐其他被评为“西藏十大经典名菜”:香猪薄饼配松茸酱、夏布精、原味牛舌、酱烧牦牛蹄、西藏烤羊排、萝卜拉锅、雪域羊头、酸萝卜炒牛肉丝等。
鲁朗石锅鸡
鲁朗石锅鸡是藏林芝鲁朗特色菜肴,不仅食材独特,煮汤的石锅更是珍贵,主要选用雪域高原特有的鸡炖制而成,属于藏菜,也是西藏著名的特色菜。林芝鲁朗当地盛产手掌参和由当地含特殊矿物元素石材制作的石锅,以手掌参和土鸡制作的石锅鸡风味独特,汤味有一股淡淡的药材清香,鸡肉嫩而有弹性。正宗的石锅鸡一定是用鲁朗本地的山泉水烹制,锅中还会放入手掌参、野天麻、野当归,还有藏贝母等珍贵植物,细火慢炖四五个小时而成。
藏族血肠
藏族血肠属于西藏菜,是西藏特色香肠中的一种,因里面灌的不止是羊肉,还含有更多动物的血,因此得名血肠,也是西藏特色菜。藏族地区的农、牧民宰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藏族血肠的做法是将刚宰杀的牛、羊的血加入糌粑和盐、野葱等佐料,搅拌均匀后再灌入洗干净的牛、羊肠子里,放进锅里用水煮熟即可食用。食用起来,具有不碎、不渣、不脱皮的特点,口感清香软嫩,不腻不柴。
蒸牛舌
蒸牛舌属于西藏菜,藏语音杰郎最,是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多见于拉萨等地,也是拉萨乃至西藏的特色名菜之一。蒸牛舌的特点是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而带椒香。
白肠
白肠是藏族人民十分喜爱的特色食品,也是西藏著名的特色菜之一。藏菜讲究清淡、平和,除了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而藏式白肠是最能体现藏菜的代表菜。藏式白肠的做法简单,是将大米煮熟,与羊血、羊油、羊(牛)肉丝加调料拌匀,装入洗净的绵羊(牛)肠内,扎紧两端,煮熟。食时切成短节或切片,煎后而食。MaiGoo美食小编推荐西藏其他特色菜:藏菜“卓巴卡渣”、甲不热、桑康帕里、牛羊手抓肉、凉拌牦牛舌、夏普青(肉浆)等。
西藏三大碗
西藏三大碗是藏式民俗特色佳肴,相传从吐蕃王朝代代相传至今,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经过三百多年的改良,越来越符合大众的口味,成为来西藏必吃的美食,也是西藏特色的传统名菜。西藏三大碗由藏红牦牛肉、咖喱羊排和杂粮炖牦牛肉组成,其中,藏红牦牛肉选最鲜嫩的牦牛肉,用牦牛骨和宫廷秘制调料熬制浓汤,色泽红亮,味鲜爽口,让人垂涎欲滴;咖喱羊排是用尼泊尔带来的王室咖喱和西藏特有的雪域羔羊烹制的一道特别的菜肴;杂粮炖牦牛肉曾是松赞干布最喜欢的一道菜,后成为赞普家宴宾宴必备的佳肴,色泽诱人,汁液鲜嫩。
酸菜面块
酸菜面块是藏族传统美食,制作原料主要有酸菜、盐巴、海椒,吃起来麻、辣、香味俱全,是解酒开胃的佳肴,也是西藏著名的特色菜。酸菜面块的制作方法简单,将面块放入酸菜汤内,用旺火煮沸,待熟后,汤内加入盐巴和捣碎的海椒、花椒面、大蒜泥等佐料。再用一小铁瓢将切成碎块的猪膘熬熟熬化直至冒烟,然后将其倒入已煮熟的面块锅里,发出“滋滋”之声,散发出美味油香,一碗香喷喷的酸菜面块便做出来了。
烤藏香猪
烤藏香猪是典型的藏族菜,是选用海拔3000米以上的蕨麻猪制作而成。藏香猪体型小,常年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食用蕨麻等杂草和一些菌类及中草药,肉质鲜美,脂肪含量低,瘦肉率高。藏香猪的做法很多,烤藏香猪是最为典型的做法。此菜的特点是皮脆肉嫩,味道特别鲜美。
氽灌肠
氽灌肠,又称三肠、五肠,以新鲜羊小肠为衣,分别灌以羊血、羊肉、青稞面或豆面,分称血肠、肉肠、面肠,合称三肠;另有灌以羊肝、羊油者,分别称肝肠、油肠,与前三肠合称五肠,是西藏一道著名的特色菜,属于藏菜。此菜多为藏族同胞在新年时成批灌制,供年节氽食。